发稿时间:2025-04-07浏览次数:10

USTC Astronomy Seminar Series: 2025 Spring
通过辐射流体模型建立共同包层演化与亮红新星之间的联系
陈卓  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2025/04/10, 3:00pm , 物质科研楼C栋404室
报告人:
陈卓,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就读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并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清华大学陆续完成了博士后研究。陈卓的研究兴趣包括辐射流体力学,行星形成,恒星演化和高性能计算。
摘要:
亮红新星(LRNe)和共同包层演化(CEE)是天体物理中密切相关但又不甚了解的现象和演化过程。其中,CEE是双星演化中十分关键的阶段,Ia型超新星,热亚矮星以及引力波源之一的密近致密双星都可能来自于经历了CEE的双星。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展示一个用我们独立开发的程序“光启”所建立的,可以用于将CEE与LRNe联系起来的一维和二维辐射流体模型。模型首次考虑了辐射力和氢氦电离/分解的状态方程的物理效应。通过一些简单的模拟,模型可以揭示LRNe光变曲线中的峰和平台分别来自于辐射主导的喷流和氢氦复合时潜热的释放。为了更好的展示我们的模型的能力,我们以AT 2019zhd为例,假定其中心质量为6 Msun,拟合其光变曲线。我们通过对比模拟,验证了辐射力和氢氦潜热是决定LRNe光变曲线的重要因素,而尘埃形成则影响有限。同时,二维模型的结果表明,抛射物与星周物质的相互作用也会改变光变曲线,这与Type II超新星有许多相似之处。